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地方高校改革创新的战略选择

丁孝智 朱为鸿

(肇庆学院发展规划处,526061;西南民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610225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地方高校改革创新的核心议题。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种类型,具有的地方性、教学型和应用型等特征,其高质量发展具有独特的内涵,对其高质量发展的评判更多的是社会标准和服务质量,而非学术标准和研究水平。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客观分析和考察影响当前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障碍,提出新时代地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战略选择。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Ding xizo-zhi Zhu wei-hong

  1.Zhaoqing Univers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OfficeGuangdong,China, 5260612.Southwest Min Zu University,Chengdu, China, 610225

Abstract: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issue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Objective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obstacles affec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ondition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to promote loc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New era; Local Universitie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Strategic choice.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高频词被广泛使用,有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话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什么样?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明晰。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主要指地方本科高校,下同)占有较大份额。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以来,“升本”的地方本科高校已有724所,如果再扩大到非博士培养单位高校,则多达887所。如此庞大的地方高校群体,其综合实力和办学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进一步明确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析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并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积极推动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关于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人将其概括为内涵式发展和更加公平发展。[1]也有人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2]教育部长陈宝生则基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强调规则体系、流程再造、中国特色三个方面。[3]显然,上述观点基于不同视野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看法,也反映了教育界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种类型,既有一般高校共同的特征,也有属于自己内在的特征和发展诉求。地方高校的显著特征,就是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发展必须依托当地资源,培养的人才和创造的成果主要满足地方发展需求,就是通常所谓办学定位的“地方性”。具体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为原则,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就是人才培养规格上的“教学型、应用型”。同时,着力培育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强化“特色化”办学,争创属于自己类型中的一流。概括而言,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包括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等发展方式,其发展的“高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

立德树人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方向,也凝聚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教育以树人为本,树人以立德为先。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如果缺少品德的教育,就不可能是高质量的教育。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首先解决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改变重视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育人的工具主义倾向,落实“四个回归”,面向社会发展要求,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重视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由此,推进新时代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遵循,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二)应用导向的办学定位清晰明确。

办学定位决定一所大学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并直接影响其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选择、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配置导向。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属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办学定位应以立足地方、彰显应用为鲜明特色,如人才培养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努力为地方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业界精英人才;学科专业建设以注重交叉融合、强化知识转化、支撑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科学研究以服务社会、破解地方发展难题为己任,努力做到在服务区域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三)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十分牢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认为,在当今信息技术冲击下,大学的许多职能和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只有人才培养和创造知识的职能不会变化。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中心地位,不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更是一个由其本质属性决定的概念。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这一特点尤为鲜明。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切实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一定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推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各高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9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对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毫无疑问,作为新时代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综合改革战略部署的重大任务,也是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加快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趋于多元化。有人设计了一套“三维四度五育”融合的逻辑框架对人才培养成效进行评价。 [4]也有人提出以“预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成效为本评估法。[5]但我们认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提出的“五个度”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五个度”包括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与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从“五个度”考察内容和诸要素来看,它不仅包括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地方高校可采用OBE模式,以“五个度”为导向,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主动实训实践,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和水平。

   (六)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服务地方发展既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和生存基础,其能力也是衡量其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从地方发展需要看,其服务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为地方发展培养和输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数量。二是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之中,为其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这几个方面又依次通过以下指标反映出来: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契合度、毕业生在当地的就业率、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数、教师承担地方横向项目数、当地招生数,以及在线开放课程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承担当地继续教育人次等。[6]

二、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向普及化阶段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从强调数量增长向追求质量发展的转变,地方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日渐暴露出来,并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桎梏和障碍。

  (一)办学定位的钟摆化现象,导致学科专业同质化相当严重

办学定位决定着地方高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服务面向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属于重要的顶层设计。但就实际情况看,地方高校办学定位明显存在左右摇摆现象。过去几年,围绕地方高校办学定位曾发生过几次规模较大的讨论。第一次源于上个世纪末期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后,面对精英教育的诸多不适和国内高校扩招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界对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展开讨论,引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思考。2015年,教育部等部委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引导一部分地方高校尝试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关于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再次引起关注。在此前后,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激发了一些地方高校加入创办创业型大学的热情。[7]此前,还有人提出地方高校应该走“教学服务型大学” [8]的设想,并受到一些地方高校的响应。[9]近年来,一些地方高校基于评估认证、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升格更名等建设目标,不断调整或更改办学定位,或拔高、或屈就、或跟风,形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由于办学定位不确定,学科专业建设难以形成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出现了求大求全、急功近利、赶时髦等现象,办学特色成为一句空话。据有人对广东省46所普通本科高校的调研,这些高校的工学、管理学和文学三大学科在校生人数占到68.13%。同质化最严重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5个专业,其设置比率分别达到100%100%97%87%83%[10]近几年,地方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结构性失业”,应该与这种同质化办学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评价体系的重研轻教现象,导致教学中心地位名实不符

科研与教学原本是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二者具有共生协同的关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但由于评价体系过度的重科研轻教学,导致这种关系发生异化,教学变成了副业。特别是地方高校,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评估,一些科研的显性指标被显著拔高,教学被严重边缘化。高校管理者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鼓励教师发表高级别论文、申报高层次课题和获取各种奖项。据调查,在地方高校中,61%的年轻教师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在科研上66%的教师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发表成果的压力削弱了本校的教学质量72.3%的教师认为学校的制度设计以科研为主、教学次之。[11]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必然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教学计划因人设课、课堂教学“满堂灌”、上课照读PPT或讲义等现象在地方高校较为普遍存在。事实上,近年被社会诟病的学生逃课、旷课、睡觉、玩手机等,往往与一些教师只花精力搞科研,不重视教学,大量“水课”充斥课堂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地方院校也常常将教学中心挂在口头,不断宣讲其重要性,但受科研导向的激励和评价指挥棒影响,教学的中心地位并没有真正确立起来。

   (三)管理体制的行政化现象,导致现代大学治理体系难以建立

所谓行政化就是把原本属于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为主要功能的高校当成了典型的行政机关来管理,导致其功能异化,管理效果较差。一方面,从外部管理看,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袭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对高校进行管理,尤其是地方高校,除了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外,属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会将其作为附属单位,人员编制、办学经费、校领导任免等均由地方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决定,管理要求、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等,与行政机关几乎没有区别。而地方高校由于在办学经费、土地资源、配套政策等方面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对明显有悖于高校特点的管理方式和要求只能听之任之,无可奈何。“放管服”改革提出的“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制度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从内部管理看,地方高校的因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界线并不清晰的治理模式导致党委领导权、行政管理权超越教学科研人员学术权之上。这种管理体制进一步延伸到学校内部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的管理中,则表现为二者间责权不清,职能部门管理过宽,服务意识不强,甚至存在“管卡压”现象。此外,由于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也导致基层学术组织活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用。      

    (四)校园文化的娱乐化现象,导致文化育人功能被弱化

在新媒体技术和商业资本的双重推动下,娱乐文化越来越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在许多地方高校的校园里,“现场秀”“真人秀”“明星秀”、娱乐八卦、热播影视剧台词等娱乐文化大行其道,而具有学科专业性质的研讨会、辩论会和实践活动并不多见。活动中重视的是设备的流光溢彩、光影声效,追求的是受众的笑声、掌声、喝彩声,至于活动的思想性和价值取向并不关注。这种媚俗的娱乐化现象,不仅污染了校园文化环境,也使文化育人功能被弱化。  

三、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种类型,与中央高校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其具有的地方性、教学型和应用型等特征既是其存在的依据,也体现了社会对其独特性的价值判断,对其高质量发展的评判更多的是社会标准和服务质量,而非学术标准和研究水平。基于这样的教育立场和价值导向,顺应人民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地方院校在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须从以下五方面发力。

  (一)铸造发展之魂,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质量发展铸思想之魂。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信念。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教育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热爱国家、服务人民,培养其鉴别是非能力、捍卫公平正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和引领未来发展能力,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开拓者。

其次,要着力培养和塑造大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健全人格。中国文化将“修身”作为人格修炼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思想引领、教育培养、舆论引导、榜样示范、实践育人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崇尚正义、敢于担当、遵纪守法、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

其三,要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系统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强化大学生全面理解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其四,要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操守作为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改革,将职业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实现“点”“线”“面”联动机制,切实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的根基。

   2.积极弘扬大学精神,为高质量发展铸精神之魂。

首先,要切实尊崇地方大学的发展规律和办学方向,确立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新时代大学精神。这种精神应该表现为:求真务实、开放包容、重视实践、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是本质所在。每一位地方高校的成员都必须要践行“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的精神,树立科学精神,独立人格,打破思维定势,淡化权威依赖,用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人才及其使用价值。开放包容是崇高境界。要尊重和吸收人类一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包容不同意见或见解,主动融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加强与世界各高校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共享,切实提高办学的开放性和国际化水平。重视实践是个性特征。必须要加强科技开发和应用,培育一流应用型成果。要加强应用型人文社科研究,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推动人文社科在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提高城市品位、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追求卓越是价值体现。地方高校同样承担着传播知识、创造知识、服务地方、改造社会的重大使命,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成为地方发展的促进者和引领者。

其次,充分利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强化师生品德修养。对学生,要积极构建“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体系,努力塑造有理想、有追求、有思想、有灵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对教师,要按照“四有”教师标准,业务能力和师德综合考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主导作用。

其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和融媒体技术平台,打造有利于传播大学精神的载体。要积极构筑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平台,切实增强大学精神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要创造一些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化品牌,发挥宣传和引导作用。要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和文化景观的设计和推广,保护好学校发展进程中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表征,用融媒体等技术手段传播大学精神,发挥“不教之教”功效。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或非学术交流活动,宣传办学理念,推介学校特色,增强精神文化的传播力和美誉度。

   (二)明确目标方向,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

   1.明确办学定位,坚定不移走应用型大学办学之路。地方高校究竟确立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其实在大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已有了清晰的目标。19世纪中后期,美国推动了崇尚实用的应用型大学快速发展,规模庞大的赠地大学和州立大学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12]    20世纪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和欧洲创业型大学的兴起是应用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借鉴现代大学发展形态,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越来越明确。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已明确要求地方高校确立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使命。[13]在办学实践中,一些地方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建立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如上海机电学院定位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黄淮学院定位为“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肇庆学院则定位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等。如果将约占全国高校45%的地方高校定位为应用型大学,这个庞大集群必将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对推动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战略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2.突出特色发展,坚定不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培育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按照一流本科教育的要求,特色发展要“坚持本土化、分类建设、双主体”原则,以强化办学理念特色为先导,以突出学科专业特色为核心,以凝练人才培养特色为根本,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为灵魂。[14]以肇庆学院为例,学校结合实际,提出“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出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崇尚创新”“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传统教师教育优势,做优“新师范”特色。对标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发展环境工程、车辆工程、电子电气、计算机科学等“新工科”专业,增强服务地方发展实力。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砚魂》《青天之端》等艺术文化精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凸显办学特色成为地方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

   (三)优化教育教学条件,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根据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能力的内在要求,要围绕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建设应用型教学团队,打造应用特色的金专金课和智慧校园,夯实和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切实增强地方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实力。

1.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学科研团队,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之基。任何一所大学,没有一流的师资,是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作为一所地方高校,需要的大师是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一流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双师双能型”教学科研团队带头人。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学科研团队如何建设,有人提出一个“人才森林”[15]的概念,对地方高校引培高水平应用型教学科研团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按照其阐述的理念,学校内部应着力培养小树苗,通过外部引进大樟树,由大樟树带领小树苗一起成长,最终形成自己的“人才森林”。当然,在培植这片“人才森林”的过程中,要突出每一个人才自我成长能力、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在政策导向上向具有业界背景的人才倾斜。特别是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要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职称认定、评审和聘用政策,着力培育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教学科研团队。

   2.持续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夯实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之基。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高水平应用型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通过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使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高度融合的基础上同频共振、相互促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集聚、重点突破的目的。[16]一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和发展需要,整合全校资源,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统领,将专业建设诸要素融入学科建设之中,形成学科与专业相互支撑,同向同行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二要以课程为纽带,以平台为载体,推动学科和专业资源相互转化。三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基础上,推动教学、科研平台共建共享,实现各类平台的全范围开放,为师生实习实训、研究开发和社会服务提供支持。

   3.对标一流课程标准打造“金课”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课堂教学之基。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没有高质量的课程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一流课程”推荐认定标准,[17]打造地方高校“金课”体系,就成为推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要贯彻“学生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二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用常态化机制构建服务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课”体系。三要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通,切实提高课程教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四要围绕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等要求,在规范化基础上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五要紧盯学科发展动态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将学生和社会需求及时反映到课程建设中,提高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用新型教学手段,鼓励开发和使用MOOCs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新型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校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之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高校要积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推动线上教育与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没有高水平的信息化,就没有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地方高校要强化“互联网”思维,高标准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通过整合资源,集中管理,统筹建设,分步推进,尽快补齐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的信息化短板。

   (四)完善治理体系,增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从管理到治理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变革。治理由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构成。外部治理主要是理顺地方政府与高校间的权责关系,侧重点在于强化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弱化或减少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干预,达到“去行政化”的目的。内部治理主要是理顺学校内部基层部门的权责关系,其趋势是从“横向分权”走向“纵向分权”,建立校院两级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18]地方院校内部治理改革的重点是:第一,明晰行政与学术的职责范围。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行政管理构架,推动学校内部管理从“行政主导”向“行政与学术结合”转变,强化学术机构在学校治理中的地位。第二,优化学校管理机构。按照“精简放权”原则,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的大部制改革,合并职能相近部处,加强对各部门的统筹协调。第三,确认校院两级管理权限。推动管理重心下移,落实院系办学自治权,推动建设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的自治实体。第四,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兼顾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构建以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特色产业学院、特色学科专业链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发挥骨干群体的引领带动作用,激活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活力。

   (五)培育校园文化,激活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师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促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可以发挥“潜课程”[19]的功能。首先,突出理念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结合本校发展历史和现实,提炼形成理念体系,通过系统引导,强化训练,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弘扬应用型创新文化,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把创新精神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其次,强化制度文化的保障和激励功能。在制度文化设计中,要重视将制度文化的原则性与人性化有效结合,既要突出制度的刚性约束,又要强调制度的人文取向,关注师生发展需求,强化师生对制度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引导师生将外在的制度形态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为。其三,发挥环境文化的渗润效果。重视对校园环境主题进行整体设计和布局,体现学校的发展特色和目标追求。扎根地方文化土壤,挖掘和拓展地方文化资源,建设能够体现学校发展诉求的文化设施和杰出人物雕塑,发挥文化载体的育人功效。广泛应用智能化网络化新技术和融媒体,通过多元化文化载体建设,构筑内涵丰富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家园,提升大学的文化影响力和师生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彭青.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含义与实现机制[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33-140。

[2]奚爱国.新时代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J].人民教育,2018(19):50-52。

[3]陈宝生.写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奋进之笔” [OL] 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1229174541190.html# 2018-12-29

[4]林梦泉陈燕毛亮,等.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4):1-7。

[5]龚本刚,桂云苗.基于成效为本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设计[J].高教学刊,201824):157-159。

[6]陈平社,蔡向朝,张鹏,等.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9(05):611-616。

[7]贺祖斌,张羽.地方高校发展规划及其办学定位探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97-100。

[8]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07):31-35。

[9]陈新民.教学服务型大学若干问题的理性探讨——兼论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61-66.

[10] 许春东,黄崴.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广东高校学科设置优化[J].高教探索,2016(05):44-49,68。

[11]王鑫.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理论分析:一个新视角[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28-132。

[12]和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7-48。

[13]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教发〔2015〕7号

[14]刘泽华,王莉芬,刘升学.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特色发展路径探索——以南华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3):22-24。

[15] 李书福.造创新沃土育“人才森林”[DL].https://www.sohu.com/a/218887196_2226502018-01-25

[16]张永莉.“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05):99-102。

[17]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教高〔2019〕8.教育部网站,2019-10-31。

[18]周光礼.大学校院两级运行的制度逻辑: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9(08):27-35。

[19]陈伯璋.潜在课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86:6。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758-222571
  • 邮编:526061
  •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0肇庆学院-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