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改革获得重要成果 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落户我校

 

           教师教育改革获得重要成果 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落户我校

    日前,省教育厅发出通知,对2015年度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名单予以公布。我校由和飞校长领衔、由教师教育学院牵头申报的肇庆地区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榜上有名。

 

 

 

  U-G-S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且听解释:U,是指university,即大学;G,是指government,即地方政府;S,是指school,即中小学校。U、G、S之间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在读师范生的学业发展和在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就形成了U-G-S协同育人平台。所以,所谓U-G-S,是一种运作模式,是大学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为推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育研究工作建立起来的合作机制与育人平台。U-G-S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是我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也是我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大学职能的创新举措。

 

 

 

  对于我校而言,U-G-S协同育人平台的打造,是历史发展与现实追求相结合的产物,是水到渠成的成果。

  广东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一大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能的高素质教师,这就赋予教师教育大有作为、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

  广东校实施创新强校工程,强调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核心精神,这就为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与地方之间的协同协作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指引。

  更加上,我校前身是一所师范院校,现在是一所以师范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拥有深厚的师范办学底蕴和悠久的师范办学传统,这就为做优做强教师教育夯实了基础,作好了准备。

  历史机遇、上级要求、自身优势,这三个方面都是U-G-S协同育人平台在我校破壳而出的先决条件和有利因素。

 

 

 

  早在2012年,我校就沿着U-G-S协同育人的思路踏出第一步。

  当年,我校与怀集县人民政府签订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合作协议,依托该县27所中小学全面展开合作。

  协议签订之后,我校在试验区学校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活动,继而又为试验区学校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开展教师学历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活动,以立体的方式服务农村教育工作。

  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师范生被派遣到试验区的中小学校。在那里,他们每个人都获得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并且都获得来自我校驻试验区教师以及实习学校教师的双重指导。这样一来,通过服务怀集县农村教育工作,他们的师范素质、师范技能都得到切实锻炼和有效提升。

  试验区学校一方面支持我校派遣优秀师范生开展实习支教活动,另一方面对我校学科齐备、人才高端的教师教育资源充满期待。纵观这些学校,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偏低,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研究能力与科研能力急需提升,都是影响办学质量、困扼学校发展的问题。我校与其建立对接机制,为其教师提供学习平台、提升平台、研究平台、交流平台的计划,增加了这些学校摆脱发展困局的希望。

  肩负教育现代化任务的怀集县人民政府在为试验区运作提供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的同时,迎来我校坚定不移的支持。通过我校开展的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与职业水平的继续教育活动,怀集县实施强师工程,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就得到了有力的支援。

  就这样,怀着促进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我校、怀集县政府、试验区学校,三方走到一起,携手展开全省第一个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历程。

  2014年和2015年,我校以此合作框架为范本,又先后在肇庆市辖的封开县和广宁县开辟第二个和第三个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继续为整合校地资源,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作出努力。

  可以说,正是三个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落成,开启了U-G-S协同育人的步伐。

 

 

 

  步伐迈开之后,我校建设U-G-S协同育人平台的思路就活了,协同的领域不断扩大,合作的深度不断推进。

  既然乡村中小学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强烈诉求给了我校的教师教育资源用武之地,我校何不协同国内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教师教育能力?

  这个想法一经产生,我校马上行动,把协同目标瞄准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国内著名的“教师的摇篮”。能与之协同,是我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福音。

  共同为教育事业服务的宗旨,使得陕西师范大学对我校与之协同的愿望迅速作出响应。两校在2013年签订协同育人协议,陕西师范大学承诺为我校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指导和帮助。

  我校又于2013年、2014年先后与广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与这两所学校共同培养教育硕士,为乡村中小学教师提供“引进来、送到位”的学历提升服务。

  高校与高校之间打造U-U合作共同体,助推U-G-S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局面得以形成。

  2015年初,我校在与怀集、封开、广宁等三个县人民政府达成稳定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又与肇庆市教育局形成合作机制,共同建立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促进协同育人质量的提升。

  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使命,就是要开展教育发展研究,打造教育服务平台,为肇庆市基础教育工作提供科研服务,助力教育强市工程,推动肇庆市教育现代化。

  在此前后,我校不断充实三个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内涵,建立了60多个中小学基地,又建立了8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4个名师工作室,以此布局包括试验区、基地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工作室在内的建设支点,形成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师范实习生发展共同体,为在读师范生的学业发展和在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开放、合作、交流、学习的平台。

  通过这一系列协同育人的举措,以目标一致、责任分担、资源共享、过程协同、共管共建为机制的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全面展开,全面推进。

 

 

 

  2016年初,我校教师教育改革迎来里程碑,面向在读师范生和在职中小学教师的省级教师发展中心即将竣工启用。

  作为U-G-S协同育人平台的主力板块,教师发展中心的落成,为U-G-S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教师发展中心于2013年进行谋划论证,2014年获批立项,2015年展开建设,总共投入2500万元左右建设经费。

  长时间的谋划论证,大手笔的建设经费,论证与建设期间得到陕西师范大学的全程指导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这些都为教师发展中心努力实现同类机构中广东领先、国内一流的建设目标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

  的确,这个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集21个高配置的专项功能室、功能强大的远程互动平台与远程学习资源平台于一体,可谓理念前卫、设备先进、管理科学,堪称我校为师范生提供高品质专业培养,为地方基础教育师资提供高水平专业培训的高端平台。

 

 

 

 

  砚园班的开设,是U-G-S协同育人平台不可或缺的一笔、精雕细刻的一笔、出奇制胜的一笔。

  2014年和2015年,我校连续两年从全校范围精选素质优良、成绩突出的师范学子,组建第一期、第二期旨在培养未来卓越教师的砚园班。

  因为目标是培养未来卓越教师,因此砚园班的培养思路是以职业引导为主线,全面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着重职业品质与理想的形成。

  实行协同育人机制,把校内校外优质教育资源聚拢起来,投放给砚园班,保证了砚园班的培养思路得以落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期砚园班的办班效果都涌现出来。砚园班学子在综合素质、师范技能等方面的出色表现,给全校师范生树立起标杆。

  这深深表明,砚园班其实就是U-G-S协同育人平台的袖珍版本,其协同育人模式,代表了我校教师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从最初的雏形发展到今天,U-G-S协同育人平台不断走向成熟,既有机制的创新,更有载体的打造,形成一个多层次并举、全方位联动的建设格局。

  无论是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还是教育发展研究院,还是教师发展中心,还是砚园班,U-G-S协同育人平台所指向的机制和载体,全部都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

  如果说合作是共同承担,那么共赢就是共同分享。从合作到共赢,从共同承担到共同分享,正是中国社会最新的发展理念。

  至于U-G-S协同育人平台的运作轨迹,记录了大学培养人才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这个过程,符合大学的发展规律。

  基于此,我校将坚持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努力把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品牌,着力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以卓越的教师教育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现在,带着获批省级协同育人平台所带来的荣誉和责任,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步伐继续向前迈进。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758-222571
  • 邮编:526061
  •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0肇庆学院-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