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创新强校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随着“创新强校工程”的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加快改革,积极构建有助于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已经成为我校上下的共识,并成为这项系统工程在我校不断取得新进展的重要标志。

  去年年初,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启动“创新强校工程”。罗伟其厅长在工程推进会上强调指出,实施“创新强校工程”的目的,在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实施“创新强校工程”的关键,在于大力推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保障。省厅一把手关于“创新强校工程”的论述,为我们正确理解“创新强校工程”的内涵,科学制定“创新强校工程”的路线图作出了指引。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历史使命。要履行这些使命,就必须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形成创新主体彼此之间的深度合作,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的活力。也就是说,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然而,过往的体制机制显然不利于协同创新。不管是从高校内部,还是从高校外部来看,都存在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壁垒。这些壁垒,隔断了高等教育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联系,使其陷于孤立或封闭的状态。最终结果,就是学校内部各个学科、院系、实验室之间不能互相合作,共享资源,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政府之间不能彼此融合,共同发展。这种现象,严重束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基于此,“创新强校工程”要求我们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壁垒,构筑通道,推进协同创新,全力开创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创新强校工程”实施一年以来,我校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工作中交出了第一份答卷。就总体而言,这份答卷成绩不太理想,但也不乏能够为今后的体制机制改革带来启示的标杆。例如,西江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成功入选省级协同创新平台,就非常值得祝贺。该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改变了以往大学研究机构孤芳自赏、闭门造车的陋习,通过出台驻院研究员制度,确定开放性研究课题等方式,以前所未有的体制机制,充分协同校内校外各方力量,共同在西江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怀集、封开两县共同打造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应该也是我校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建设协同育人平台的正确方向。这一先一后的两个创新试验区,在启动一段时间之后,成功开创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三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探索地方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提升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潜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教师教育人才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充分彰显了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所带来的蓬勃活力和崭新面貌。

  从西江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无一不是体制机制改革的产物,也无一不是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中获得茁壮成长。所以,作为我校体制机制改革的两个标志性符号,西江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足以启发我们在体制机制改革的道路上吹响号角,踏上征程。那就是,我们要秉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人才、智力方面的优势,通过积极整合资源,科学统筹规划,制定共同目标,分头承担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工作中,有效构建以协同创新为价值的体制机制,并在这种体制机制的引领下推进学校的事业。

  眼下,面对西江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所提供的经验示范,我们当然要认真总结,深入分析,从中找出可以学习借鉴之处,为其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协同创新作出参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体制机制改革对于包括我校在内的任何一所高校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关于高等教育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惯有的思维模式、僵化的思考方法,都深深地制约着我们对于体制机制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困扰着我们推进协同创新的触手和步伐。如果不坚决破解这个困局,我们就容易迷失在因陈守旧、固步自封的恶性循环中,失去“创新强校工程”带给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契机。相反,如果我们把握住了体制机制改革这个核心,使协同创新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过程,我们就有可能在高等教育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先机。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758-2716960
  • 邮编:526061
  •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版权所有:肇庆学院发展规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