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协同创新 服务地方 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

地方高校是支持和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智力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和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服务社会是高校“四大职能”之一,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韶关学院坚持“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秉承“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发挥服务地方的办学功能,构建创新平台,健全工作体系,为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地方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转变思想观念  在顶层设计上重视校地校企融合协同发展

我校地处韶关,是粤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同时连接“珠三角”地区,对接粤湘赣“红三角”地区,地缘优势突出,校地校企合作潜力巨大。长期以来,学校将总体办学目标定位为: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全国同类院校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

早在2012年,在国家启动实施“2011计划”之初,学校就高度重视协同创新工作。20129月,校长刘荣万教授在全校中层干部大会上作了《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精神谱写我校内涵发展新篇章》专题讲话,对“2011计划”进行了解读,提出我校要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抓手,集聚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实施多责任主体办学,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发展。之后,学校成立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校的协同创新工作。为了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工作职能,打造校地校企合作工作平台,2013年学校专门成立地方合作处,并应地方政府的要求,与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建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院,着力构建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和工作体系,以充分发挥本地高校人才及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各项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

自学校全面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以来,学校把服务地方、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工作列入“创新强校工程”中的重要工作来抓。在《韶关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中,学校确定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中,有九大重点领域涉及校地校企合作和协同创新。在《韶关学院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方案》中,从多责任主体协同育人机制、集聚社会资源协同办学机制、多形式多途径协同强师机制等5个方面设置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实践类项目,均与校地校企合作紧密相关。

在今年我校教师节慰问座谈会上,韶关市市长艾学峰鼓励学校要充分发挥的人才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并对学校服务地方寄予厚望。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地校企合作,逐步完善校地校企合作工作体系,学校党委书记邹永松在本学期全校中层干部扩大会议上强调:“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之后的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换届工作总结暨培训班专题报告会上又再一次强调,要树立融入地方发展、为地方服务的发展理念,并指出当前学校服务地方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机遇、区位、智力三大优势,要利用、发挥好这三大优势,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在服务中求发展、求支持、求转型升级,要把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学校体现自身价值和寻求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进而推动学校的办学事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出特色。

由于学校在顶层设计上凸显校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体制机制改革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上紧紧扭住校地校企合作,在工作部署上着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在政策保障上倾斜于校地校企合作,学校在科技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服务、课题申报、联合攻关、决策咨询、专业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与地方、企业加强合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不断开创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2年来,我校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横向应用研究合作项目近100项,提供科技、政策决策咨询服务、农村现代产业新技术培训近100次。

■对接区域需求  在专业体系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上亲产业助发展

学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粤北经济强市”、“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广东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战略目标,结合韶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打造亲产业助区域发展的专业体系和创新服务平台。

专业体系与地方产业的结合度,是衡量高校融入、服务地方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依托韶关市冶金、有色、农林、旅游等资源优势和机械装备、化工环保、电力等工业优势,科学定位,突出特色,积极推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工环保、旅游管理、生物技术、动物科学、园林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经贸物流、信息管理、软件服务外包、产品设计、公共事务管理等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地方产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每年为韶关乃至粤北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结合内涵建设和“创新强校工程”,近年来逐步开展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现有的61个本科专业,基本构建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亲区域产业属性的应用型专业体系。

创新服务平台是学校教学科研创新的基地,更是学校服务地方、服务企业的基地。学校依托校内各种教学科研平台资源,构建以学校为轴心,以“校内科研院所、二级学院、科研团队”和“校外科研院所-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两翼,协同合作的“一轴两翼”科研创新体系,积极对接韶关及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加强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服务地方能力。近年来,学校致力建设了一批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的基地和平台。

学校在已有的现代机电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粤北特色果蔬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实践基地、粤北现代机电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粤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韶关学院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韶关分院、广东省地方特色文化研究(韶关)基地、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决策研究(韶关)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粤北)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等创新服务平台、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院的基础上,按照协同创新的精神和“创新强校工程”的内涵要求,努力打造粤北生猪生产及疫病防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粤北特色效益农业培育与开发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服务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粤北机电装备协同创新发展中心、“韶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等一批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协同育人中心,并结合学校优势和特色,集聚校外优质企业资源,开展校园大农业、工业和韶文化创意产业“三维孵化器”建设。学校通过打造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对接和融入韶关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振兴工业经济、打造粤北硅谷和历史文化名城战略,为全面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融入地方  在提供科学决策服务、地方文化研究和传承上深化校地合作

我校地处韶关,立足韶关是学校发展的支撑点,依托韶关是学校发展的生长点,服务韶关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我校与其他进入韶关合作的高校相比,在韶关有人缘优势、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的意识,积极探索和实践服务地方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使学校不断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文化兴市的“先行者”、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基础教育的“动力源”,地方文化研究和传播的“发源地”。学校积极融入地方,参与韶关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规划与研究,充分发挥智力支撑作用,为地方区域发展出谋划策。

近年来,学校通过参政议政、提供信息咨询及决策科学服务,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多次由专家、教授、博士组立讲师团深入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村厂矿等开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地方政策专题解读宣传,不断推进韶关市的政治文明建设。学校协助并参与韶关市近20项规划的专题研究和编撰工作,涉及到地方综合发展、城市规划、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三农”发展、旅游发展、能源发展、石斛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等领域。今年12月,学校又协同韶关市发改局、韶关市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了韶关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研讨班,邀请了市政府11个局的主要负责人作专题主讲培训,并实地到武江区、浈江区、东环商贸区、芙蓉新城、莞韶工业园等地进行调研,为科学编制我市“十三五”规划献计献策。学校为武江区、浈江区、南雄、新丰等县区开展农业技术骨干培训近1000人次,为银行系统、税务系统、石油化工系统、监狱系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班近50个班次。学校也还多批次开展农村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项目,为夯实地方基础教育工作作出积极奉献。

学校还直接参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地方文化研究、传承和创新。学校成立了韶文化研究院,通过以我校科研工作者为主力,组合学术研究队伍,整合拓展研究方向,发挥团队研究的优势,深入发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凝聚力,努力使学校成为韶文化研究人才培养的摇篮、传播韶关历史文化的窗口以及韶关历史文化信息资料中心,目前已有《韶文化研究丛书》首批4部专著《张九龄大传》等正式出版,学校被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确认为“广东省韶文化研究基地”;同时,广东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等相继落户韶关学院,为韶关市提升社科研究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文化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不断扩大高校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力。学校不断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工作,先后邀请了先后邀请中央歌剧院、国家话剧院、空政文工团等国家级高水平艺术团体来校演出,提高了我市的文化层次和品位;学校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承办、协办了多次重大活动和工作,如担当《中国之路》大型交响声乐套曲音乐会的创作和排演、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广东省第四届民族运动会、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纪念大会等;学校每年利用暑假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多次作为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活动团队”,组织“流动教授博士团”、大批学生深入韶关市农村田间、厂矿车间、街道社区开展科普、科技服务、贫困慰问、调研等工作,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成效和社会效应;学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韶关市创文、无偿献血、义教“学雷锋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和称赞,学校被授予“广东省志愿服务银奖”、“广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瞄准企业需求  在科技服务上推动校企合作大发展

学校积极面对韶关产业技术市场,利用人才、设备、科研成果优势,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活动。学校的科研人员坚持走向社会,走向厂矿、乡村,紧紧围绕生产实际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寻找横向科研合作突破口,组织科研团队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校地方合作处和新兴产业研究院协同有关部门,搭建校地校企合作桥梁,为二级学院和广大教师开展科技服务、科研合作牵线搭桥。自地方合作处、新兴产业研究院创设以来的一年多时间,我校已经和产业园区及本地企业签订各类合作项目80多项,积极为地方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指导和科研服务,解决技术难题,以及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其中,食(药)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石斛种植研发、生态农业发展、土壤分析测试、企业厂房改造、产品设计、特色饮料食品工程化技术开发、发电站优化建设、污水处理及环保技术、生猪养殖及动物疫病防控、信息系统开发、城乡规划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如: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发团队为雪印公司设计建设的日处理能力为10吨保鲜净菜和3吨冷鲜肉的雪印公司沐溪工业园现代化温控加工工厂填补了广东省高品质生鲜食品加工车间的空白;与韶关绿之源包装食品有限公司签署了《韶关绿之源包装食品有限公司乳源旧厂改造规划设计及投产合作项目》等多项校企合作横向研究项目协议,为企业提供工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产品配方工艺研究、生产管理、标签设计、西番莲生态高产优质种植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有利地促进了企业产品升级与效益提升。英东生命科学学院石斛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药用石斛资源调查、良种选育、种苗培育、规范化种植和产品开发等研究课题,在学校建立了石斛种质资源保存基地、石斛种植技术研究与开发基地,且积极与韶关乃至周边地区的近20家石斛企业开展石斛技术研发和项目合作,并通过建立韶关市石斛产业协会,推动全市石斛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也带动了一大批“珠三角”企业资源进驻韶关,促进了石斛企业及当地群众的增产、增收,为韶关石斛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英东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美术学院等单位也在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758-222571
  • 邮编:526061
  •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0肇庆学院-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