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转变思维 优化布局 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落实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和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增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快速发展,使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能适应学校总体战略发展需要,学校通过转变思维,优化布局,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强基础  转思维  打造重点学科与应用型专业体系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结合地方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以筹建硕士点为抓手,积极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在2004年启动第一轮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确定5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应用化学”被评为省级扶持学科。2008年开展学校第二轮重点学科建设,确定6个校级重点学科、7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2012年,学校开展第三轮重点学科建设,确定6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7个校级扶持学科。通过三轮的重点学科建设,凸显了重点学科建设在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2012年,学校“理论物理”被评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按照“改造传统专业,扶持新办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培育特色专业”的思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的应用型定位和亲产业属性,形成以特色应用型专业为主的专业新格局。2006年来新增19个本科专业,调整改造17个专业,撤销合并13个专业,停招近30个专科专业。现有62个本科专业中80%是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与韶关市的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特色生态农业、畜牧、旅游等支柱产业实现有效对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等专业被确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列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创平台  彰特色  发挥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学科综合平台跃升工程,探索校内资源深度整合开放共享机制。通过学科及平台的进一步建设,改进教学科研条件,促生更多科研教学成果,提升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4项,获得支持资金1400万用于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以及教学实验平台。通过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和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突破二级学院之间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的壁垒,转变个人科研攻关的劣势,以团队合作建设为主体开展学科建设和综合平台建设。通过汇聚和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建设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联合实验室、粤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粤北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教学、科研创新平台,最终建立起具有影响力的高校创新平台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学校重点学科的发展,为学校学科的建设提供载体平台。通过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作用引领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将重点实验室建设、专业硕士点建设和重大成果培育有机融入到学科建设中,并建立一整套符合学科规律发展的学术平台交流制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本科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内涵,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充满活力、凸显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特色专业体系,20142月,学校出台了《韶关学院2014年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计划实施方案》指出,按照“加强基础学科专业、积极扶持新专业、适当调整供过于求的专业、整合社会需求少和招生就业率低的专业”的建设思路,对学校目前62个本科专业进行调整与优化,停招本科专业2个,限招8个,力争达到具有一定的覆盖面、适当的规模、合理的结构、较高的水平和明显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为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指出方向。今年,学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根据招生录取率、第一志愿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经过深入调研论证,确定了一批停办和限制招生的专业。同时,学校在全校大部分专业中嵌入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发挥师范院校传统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了学生面向教育系统就业的技能,扩大了学生就业方向和途径。

■调结构   接地气   构筑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坚持“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确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全国同类院校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总体办学目标和定位,学校紧密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地方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符合地方需求的特色重点学科,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对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构筑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各类应用人才,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所在地区的智力源和人才库。加强产学研用的结合,是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依托校内各种教学科研实验平台资源,构建以学校为轴心,以“校内科研院所、二级学院、科研团队”和“校外科研院所-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两翼,协同合作参与的“一轴两翼”科研创新体系,积极对接韶关及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加强富有地方特色的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服务地方能力。设立韶文化研究院、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院等35个研究机构。韶文化研究基地、张九龄研究中心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韶文化研究基地入选首批“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成为全省九大文化研究基地之一;建立“现代机电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粤北特色果蔬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实践基地”、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广东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基地”、“广东高校粤北现代机电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科研服务地方平台。另外,学校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需求,深入推进校内学科专业创新平台建设,引进校外优势企业,共建校内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产学研孵化器建设,构建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平台,积极对接韶关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振兴工业经济、打造粤北硅谷和历史文化名城战略,增强服务地方、校地协同的能力。

在专业方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实际,通过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与产业、行业对接,积极实施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得实施多责任主体办学的本科专业达60%以上,在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企)业的合作育人方面有健全的体制机制,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符合产业行业发展紧缺人才需求的专业点,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增强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协调度,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的特色专业体系。

通过进一步加速内涵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综合性学科格局,学校已成为粤北乃至粤湘赣“红三角”地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文化辐射的重要基地,并将努力建设成为全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校。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758-222571
  • 邮编:526061
  •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0肇庆学院-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