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搭建平台 创新模式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十二五”以来,学校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出发,以调整结构为方式,坚持以协同创新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三大战略转向”。即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凸显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从学科型人才培养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闭合式发展转向开放式发展:实践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按照“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注重内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坚持“一个核心”任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明确“两个中心”地位: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资源等措施,健全校校、校企、校所、校地、国际协同的“五位一体”育人运行机制,通过多主体及资源共享机制不断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转变观念  调整结构

实现多主体育人体系协同推进

近年来,学校紧密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打造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在学科建设与专业结构方面,一方面,2004-2012年启动了三轮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其中“应用化学”被评为省级扶持学科,“理论物理”被评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通过三轮的重点学科建设,凸显了重点学科建设在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按照“改造传统专业,扶持新办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培育特色专业”的思路,通过新办、提升、巩固、改造、缩减等优化调整,增强专业的应用型定位和亲产业属性,本科专业从2007年的42个发展到62个,逐步建立起涵盖区域主要行业的应用性专业体系。现有本科专业80%是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与韶关市的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特色生态农业、畜牧、旅游等支柱产业实现有效对接。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学校结合实际,特别是以“校政企协同育人工程”、“校校协同育人工程”两个子工程为突破口,其中,“校政企协同育人工程”主要是从学校、地方政府、企业层面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例如,20143月,学校与韶关市旅游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又与广东鑫金汇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校校协同育人工程”主要从四个层面予以推进,一是以建立广东省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教务处长联盟为契机,与广东省内近30所普通本科高校开展协同合作;二是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与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三是结合各自优势,与层次相近的兄弟院校构建“学生互换”协同育人机制;四是推进与重点本科院校开展拔尖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在相应专业遴选优秀学生开展“第二校园”计划等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今后几年,学校将继续实施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计划,整合与新建部分二级学院,同时实施“一院一实验班计划”,力求推进校政企协同育人,实施多责任主体办学的本科专业达60%以上,将办学责任主体扩展至企业、研究所、政府和国内外大学, 突破办学责任主体单一、办学空间封闭的壁垒,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主体多形式开放办学,构建多责任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强化特色  搭建平台

实践创新精神人才协同培养

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特征,按照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三个梯度层次要求,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形成“点状”、与行业形成“线状”、与地方园区形成“面状”三个联合体,打造点、线、面网状联结的“五位一体”实践育人平台体系:

在实验教学条件上,由建设验证性实验室向建设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转变,现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大学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教学实践基地上,按照师资队伍稳定、项目内容完整、时间安排充足的要求,坚持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集中指导与分散实习、技能训练与技能比赛相结合,着力建设“韶关学院--中软国际创新型软件人才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韶关学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实践教学基地”等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积极鼓励二级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基地,通过推进产学研用协同研发,促进专业、产业、职业无缝对接,特别是学校与优质的合作伙伴开展学院、系、专业、试验班、实验室、课程等多方面的共建,探索高端人才的共聘共用、专业师资的互聘互用等人员聘用新机制,设立学生奖学金、教师奖教金等,大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上,学校结合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研项目、科技创新文化活动节、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讲坛等课外活动,大力实施“一院一赛制”,构建以学科专业竞赛为主的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努力实现市级和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

在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上。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单项到综合的经验,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特别是通过加强“韶关学院-莞韶工业园”合作模式的培育工作,与近30家企业、政府部门开展交流与洽谈,积极推进科技合作和研究,联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联合创建韶关市高端人才库,开展校企信息、文化建设与信息资源共享。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平台的培育与建设工作,在学校“2011计划”领导小组、“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下,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二级学院、研究院(所、中心)积极推进“2011计划”和“创新强校工程”,我校申报的《粤北生猪生产及疫病防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协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等核心协同单位,经过遴选、培育和实际建设,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信息科学与技术协同育人中心》协同中软国际有限公司、长沙蓝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昆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软件产业人才基地、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等核心协同单位,经过遴选、培育和实际建设,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平台。我校是全省9所同时获得广东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协同育人平台认定的高校之一。这两大特色鲜明平台的建设,突出建设重点,凸显办学特色,能够充分利用学校智力优势与科研院所、企业技术资源的系统互补性,从而拓宽与企业的合作领域,拓展产学研科教合作模式深度,有效推动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的产业化、实践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学校还依托相关核心企业单位,确定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协同育人中心,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夯实的平台基础。

开放视野  拓展渠道

积极构建教育国际化交流平台

教育国际化交流平台的搭建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体验多元文化提供了更多机会,逐渐成为学校培养开放创新应用型人才的一个特色。近年来,学校树立“以开放的视野办学、办开放的大学”的教育国际化理念,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教育国际化领导小组,有效地推进教育国际化合作。

“十二五”期间,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渠道推进教育国际化,扎实抓好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工作,推进港澳台的教育合作,开拓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拓展师生国际交流平台。目前,我校已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 多个国家、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姐妹学校关系。建立短期交流项目、学期项目、交换生项目、海外留学项目和海外实习等交流项目20多个,派出国际交流学生100 余人。学校面向12个国家招收留学生,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开启合作办学;与韩国全北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印尼华文协调机构、印尼国立伊斯兰大学以及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中华大学、昆山科技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在教师出国进修方面,进一步提高教师出国进修待遇,派出一批教师出国进修以从事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国际化评价试点高校,获得省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同时被教育部列为内地63 所免试招收香港学生高校之一。

注重应用  保障质量

助推学生就业竞争力成绩斐然

学校通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为抓手,以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推进“五位一体”育人工程,积极发挥“四重”建设作用,突出“宽口径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把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的轨道上来,多措并举培养“销售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社会评价指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考研录取人数由2010届的99人达到2014届的218人,其中2010年以来共有59人被“985工程”院校录取;2007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广东省“挑战杯”竞赛、广东省高校化学化工实验技能竞赛、广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等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取得好成绩,获得包括国家、省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项400多项,其中仅2013年就获得全国一等奖14项。

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高,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应届毕业生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就业人数也逐年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758-222571
  • 邮编:526061
  •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0肇庆学院-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