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促转变 内涵发展 全面推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高校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就要准确把握并充分发挥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引领作用。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201419日在全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协同创新的核心是体制机制改革;其次,协同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他提出,协同创新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管理创新。

■打破壁垒,构建五大机制,

推动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大学管理的转变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要勇于打破内部传统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根据协同创新的理念,改革重构组织界限和机构设置。”——罗伟其

要办好大学,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大学四大功能”,增强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就必须从管理入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学校坚持“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按照“2011计划”的内涵和要求,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壁垒,不断探索建立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内多学科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科研服务地方协同等开放、集合、高效的新模式,全面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大学建设进程。

2012年,在国家启动实施“2011计划”之初,学校就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为成员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校的协同创新工作,组织开展“2011计划”的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评审确定了第一批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协同育人中心,申报并得到认定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和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各1个;专门成立地方合作处,并与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建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院,着力构建校地、校企合作机制。

在推进“创新强校工程”中,我校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引领作用,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学校初步构建并实施了“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协同经营管理机制”、“‘五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服务地方协同机制”、“教育国际化协同合作机制”等五大创新机制。

这五大创新机制的构建,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以期实现相互间深度合作。

■大胆改革,实施五大工程,

推动从规模结构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相统一,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袁贵仁

质量和效益是衡量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学校在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后,该如何实现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成为了学校几年来的重大课题。罗伟其厅长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的讲话中提出,广东高等教育能否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是广东实现教育强省的关键。要将协同创新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为了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2007年至今,学校先后深入开展了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2014年学校新制定的《“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学校目标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为此,学校设置了“五大工程”:即五位一体育人工程, 孵化器建设工程, 柔性强师工程, 学科综合平台跃升工程和学校部门协同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这五大工程从多主体办学,社会资源引进,校内资源整合,师资队伍和学校治理水平提升等方面研究和探索实践五大协同创新机制,能较好地解决学校提出的重大问题,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更好地突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发挥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此外,学校还树立“经营大学、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逐步深化学校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编制出台《韶关学院二级学院目标管理办法(试行)》(韶学院【201364号)等制度,从2013年实施目标管理,设置18个考核责任单位协同开展二级学院目标管理与考核。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二级学院扎实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创新、服务地方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2013年,学校的质量工程项目、学生考研、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的获奖成绩、教师科研立项等可比性指标,比2012年有显著的进步;同时,积极探索教研积分奖励和科研积分奖励的新方式,开展校内奖励性绩效改革,实施科研经费目标管理、后勤目标管理、水电量化考核管理和节约型学校建设,不断推进目标管理协同机制地探索和实施。

学校推进信息化管理,开发和使用了教职工业绩管理系统、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经费使用管理系统、教学工作基本状态数据库、二级学院目标管理申报系统等,使学校“精细化管理”得到进一步落实。

学校还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如: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聘请校外专家对省级以上项目进行论证、结题和验收,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我校学科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

■勇于创新,推进五位一体育人工程,

推动从学科性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 ——刘延东

如今,在韶关学院,“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观念已经在学校及各学院领导师生中扎根发芽。如何推动从学科性人才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已经不仅仅是学校领导层面的想法和观念,它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学院的具体实践当中去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国际合作等各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在全校逐步展开。学校目前已有10多个二级学院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大中小学等合作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取得较好效果。

学校通过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校校之间、校所之间、校企之间、校地之间以及国际间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的协同共享、融合。

在《“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中,学校已经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育人工程”。它以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实践课程平台,探索、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学校还提出了“三个校内孵化器工程”,重点打造大农业类孵化器并形成规模,以进一步引领其它孵化器工程的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与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对接。

由于学校重视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育人平台,并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07年以来,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取得好成绩,获得包括国家、省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项400多项,其中仅2013年就获得全国一等奖14项。应届本科生毕业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达55%以上,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逐年提升,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据了解,今后3年,学校将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办学中的核心位置,着力推进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大农业孵化器、粤北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校园云平台、韶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学科、轻工化工协同育人基地、物流及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教师教育协同育人中心等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建设。通过重点领域的示范建设带动其他项目建设,推进高校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突破办学责任主体单一、办学空间较封闭的壁垒,突破师资培养方式刚性壁垒,突破学校办学资源短缺、挖掘社会优质资源合作办学难度大的壁垒,突破学校内部各学院相对封闭的壁垒,形成富有我校特色的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经验,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发挥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 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758-222571
  • 邮编:526061
  •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0肇庆学院-发展规划处